□ 本报记者 蒋明睿
“截至2022年底,中华骨髓库已存储300余万人份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数据,是世界第四大骨髓库,但制约骨髓库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仍未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所长吴德沛告诉记者,中华骨髓库已累计为109735位国(境)内外血液病患者提供HLA配型检索服务,实现145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充分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但过去20多年来,骨髓供给来源主要是自愿捐献,社会供给量未跟上医学需求的增长速度。”此外,与世界一流骨髓库相比,中华骨髓库在库容质量、数据库建设、伦理法治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对于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和捐献,也找不到对应的政策和法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骨髓库的发展和患者临床需求的满足。
吴德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从保障全民健康和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高度,重视中华骨髓库的长远整体规划,在保障和规范有关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基础上,为促进干细胞自愿捐献提供规范指导和法律保障。建议将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融合推进,列入各级政府公益宣传范畴,加大相关知识的社会宣传力度。增加对中华骨髓库建设的财政支持,用于血样检测入库、备份库建设、血液样品储存库建设、入库血样质量控制等工作。同时,加强骨髓库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