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厄尔尼诺年基本已确定
世界气象组织2014年4月15日发布新闻公报称,鉴于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温度已达到出现厄尔尼诺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而据我国气候中心监测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海温偏高情况还在持续,有专家认为,5月、6月以来部分极端天气现象频出,已经基本确定今年是厄尔尼诺年。
21日,广西全州县石塘镇一座桥梁被洪水冲垮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有何影响?
每当厄尔尼诺年出现,常是高温和旱涝肆虐之年,我国1972年全国大旱和1998年的特大洪灾就与当时的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
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水偏暖,就会向大气释放热量,它放出一个单位,大气就要增温3500倍,所以说一般厄尔尼诺年一发生,整体上全球的温度要上升0.1摄氏度,因此,今年夏季的‘热’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冬季也容易出现暖冬。
厄尔尼诺事件回顾
最早被发现的“厄尔尼诺”
18世纪初,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就发现每隔数年捕鱼的产量就锐减一次,而且锐减的时间呈现了很强的规律性,几乎都集中在圣诞节前后。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意即“圣婴”。
19世纪末,厄尔尼诺事件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逐步观测到整个赤道太平洋海水的变化,发现每隔几年出现一次的暖水现象并不是只局限于南美沿海岸水域,这种海水异常增暖现象从南美沿岸一直发展到赤道中太平洋,持续时间也达数月到一年以上。
厄尔尼诺事件时间线
1972-1973年:秘鲁经历了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渔业资源骤减。
1991-1992年:非洲南部经历了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影响波及近1亿人口。
1994-1995年:美国遭受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水和暴风。
1997-1998年:非洲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干旱,厄瓜多尔和秘鲁的降雨则超过正常水平的10倍。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西遭受干旱,导致森林大火频发。
2002-2003年:澳大利亚遭受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
100多年间共发生了17起厄尔尼诺事件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对象绝不仅仅是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这一发源于热带太平洋的气候异常,它的影响波及全球。20世纪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出现17次,每次都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变个样。
2009年夏天,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初显”,比如中国东北地区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造成农作物生长发育延迟;世界气象组织在8月也发出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在太平洋东部出现。”该组织发言人穆尼奥斯说:2009年的6月和7月,科学家在赤道东太平洋观测到了海面温度上升。6月底,海面温度普遍超过正常温度0.5至1℃,7月份也是如此 。
1998年的世纪大洪水相信许多人记忆犹新,没错,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肇始于1997年5月)捣的乱。丁一汇介绍说,正常状态下,西太平洋表层平均海温是27℃~28℃,中东太平洋一般在24℃~25℃。当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爆发时,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了4℃~5℃,接近29℃,超过了西太平洋的海温。“本来是西暖东冷,一下子倒过来了,所以造成了极度异常的现象,可以说这是我国长江发生全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1982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使我们看到,它并非只有唯一起源的地方,它也可以起源于太平洋中部。这让我们开始理解到,厄尔尼诺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另外,这一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在时间长度上也延长到了次年。一般而言,厄尔尼诺现象始于春季,至该年的圣诞节达到顶峰,一般到了次年春天厄尔尼诺现象就衰减了;1982年的情况是,直到1983年春天依旧不衰减,甚至8月份还在增强,直到第3年才衰减下来。“所以这一年的厄尔尼诺年对全世界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因为它太长了,增加了一倍长,当然影响就更大。”
1972年爆发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厄尔尼诺对全球农业和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的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回忆说,当年呈现出全球范围内干旱的景象,导致粮食大量减产;对我国的影响也特别明显,造成北方大面积水资源短缺。
下一篇:西安美食巷子(西安美食有没有)